在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上,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取得了耀眼的成绩。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赵冬梅教师(团队)获一等奖、田霖霞教师(团队)获二等奖、张飞燕、朱铁樱、王瑜玲教师(团队)获三等奖,我校是首次参加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此次获奖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投身教学创新的精神风采,也彰显了学校近年来,在职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创新成果。
“五化”教学 “绘”画蓝图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以及工程空间思维能力。本次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上,赵冬梅(团队)获新工科正高组一等奖。
根据学情和以往课程教学效果分析,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传统、实践教学枯燥、教学场景单调、考核方式单一等“五大教学痛点”,赵冬梅老师直击课程痛点,秉承OBE理念,构建了融“模型化展示、信息化导学、项目化教学、个性化实践、智能化考核”为一体的“五化”教学体系,促进了课程效果显著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在赵冬梅眼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要倾心育人。例如在施工图识图模块中,将红色模型制作与施工图识图、绘图相融合。学生搜集中共会议的会址数据和相关党史资料,绘制中共会址施工图并制作模型。在红色模型制作中,学党史、说党史。
赵冬梅说: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不断的创新突破。教学创新无止境,教学创新一直在路上,对标一流,与优秀者同向同行,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
学生纷纷表示:上赵老师的课好累,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尤其是期末看着装订成册的成果,深深的体会到付出就有收获的喜悦。
选取高质量的项目,实施好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使他们得以深度体验有意义的学习,是《家具造型设计》课程创新的出发点。本次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上,田霖霞(团队)获新文科讲师及以下组二等奖。
家具承载着我们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一件家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代家具的创新是对中式生活美学思想的一种解读与传承。大家居产业背景下,家具生产也迎来了5.0时代,在家具设计中拓展国际视野、融入设计情怀是当下家具设计课程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田霖霞表示,不做高高在上的学者专家,而是项目的共同探究者,精心做好项目的引入,通过情境打造与体验互动,从发现问题到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解,层层递进,缓解因任务难度带来的焦虑以及因方法不当引起的迷茫,营造“乐学”的氛围,培养“会学”的学生。
田霖霞老师说,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相互成就的过程,价值共创,同步成长,这是初心,更是使命。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用心培养创新思维的卓越造价人
“咫尺之间求精准、毫厘之内探极致、创新思维造价人!”这是《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及育人目标。王瑜玲(团队)获课程思政副高组三等奖。
作为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筑工程概预算》准确定位课程的思政资源禀赋,明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一构二融三进四化”实施路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开展教学创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通过挖掘特色案例、典型行业事迹等,赓续特色基因,找准蕴含的特色思政元素,使之成为课程思政素材的宝库和源头活水,并将思政点与知识点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命担当、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创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体验式、模拟式、交互式的工作情境,形成学习任务项目化、技能训练分解化、技能考核过程化、教学效果检验及时化的良好运行机制,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螺旋递进式提升。
王瑜玲表示,《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要准定位、明目标,守好这段渠、种好这块田,使学生在掌握综合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劳动精神,铸就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思维改变人生 数据刻画未来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支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负责人朱铁樱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是课程的关键目标。朱铁樱(团队)获基础课程副高组三等奖。
朱铁樱认为,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突出工科专业计算思维训练以及文科专业信息处理技能培养是这门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课程团队基于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融合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BOPPPS等教学方法,重构了服务专业的教学内容,实施基于四问导向的线上线下项目化教学方法,构建了“三全四融”思政模式,并建立“全过程多元化”教学评价,力求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的计算机教学课堂。
学生说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习芯片发展、量子计算机等前沿信息技术,知道了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祖国充满了自豪感,同时数据分析、程序设计等模块学习,使自己的计算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受益匪浅。
教学督导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大改革,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紧跟行业前沿
用情感构建“温度课堂”
《土木工程材料与施工》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施工工艺》两门课程整合而成。作为这门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负责人,张飞燕认为“土木工程材料与施工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情感有温度的,是国家建设成就的集中体现。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产业’,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善于使用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为国家战略服务”。张飞燕(团队)获新工科副高组三等奖。
在张飞燕的课堂上,情感和温度始终贯穿于土木工程材料与施工的教学内容中。不论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是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混凝土颂》,材料自身隐含的情感总是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到东方雨虹公司的BIPV设计方案,无不体现了土木工程材料在行业、企业的最新应用,其背后传达给学生的也是满满的创新精神以及使命担当。
为了上好这门有情感和温度的专业课,张飞燕老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案例尽可能配置动态图片,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通过学者们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土木工程材料的环保性、可持续性要求,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环保理念。张老师认为,《土木工程材料与施工》课程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好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具有教学改革创新风向标的重要意义,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学校将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以赛促建,不断激发教师教学创新动力,推动学校职业本科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